2017研苞们需要了解的四类“高产低销”专业

点击数:137 | 发布时间:2025-05-03 | 来源:www.youxinmh.com

    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

    会计学专业:基础知识薪水非常一般高级人才需要大

    会计学专业的特征就是易获得金融等高成长性行业的工作机会,就业层次、薪资均较高。但现在的会计从业职员中,普通的财务职员已供大于求,高级的会计从业职员却十分短缺。张顺达从首都经济贸易大掌握计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虽然今年也开始陆续备考注册会计师的多门课程,但他总感觉我们的高度不够,还需要读个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由于他了解虽然目前公司缺少会计,但对职位的定位是高级财务管理职员。整个会计人才市场虽然供大于求,企业却很难从中发现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这就导致了会计行业“一头冷一头热”的从业近况。由于在外企工作,他把目光聚焦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MPAcc,不只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海外”课程,跟国际接轨,还可以拿到双证。于是他决定两手筹备,一手考证,一手考研。

    考证多随着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会计行业的门槛愈加高。目前的会计职业,低层次的人才供过于求,高层次的人才供不应求,需要缺口还非常大。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时可选择的就业渠道是不少的,如会计师事务所、国有企业、银行等。

    会计的层次非常分明,拿到了含金量较大的证书,譬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拥有如此的条件才容易成为抢手货。当然,拥有名牌院校的学历证书,对就业而言,如虎添翼。相反,假如表现平平,专业水平不够,则是冰火两重天,可能面临找不到适合工作的尴尬。

    英语语言文学:行业需要趋饱和,"一心二用"才吃香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进入十大热点专业的典型文科学类。该专业的热点与国内加入WTO与国际化进程息息有关。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职员约6万人,翻译从业职员守旧估计达50万人,而有关抽样调查显示该数字可能达到100万。同声传译、会议口译等翻译职位也急切需要高档人才,同声传译更是以天天3000元~7000元的高价格居"金领"地位。

    不少英语专业的考生选择读研,一方面是因为感觉自己本科期间学英语学得不扎实,想借读研来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其次也是想要增加我们的就业筹码,但如此的看法可能与现实不相符。英语专业读研的方向非常细,广大考生要依据我们的喜好和以后的职业规划来找到我们的考试报名专业。另外,英语专业的学生要"一心二用",才艺双全,在单一的常识型人才日趋饱和的状况下,复合型人才则是各大企业争相抢夺的资源。

    法学专业:不敢直面就业

    一位中学物理教师,在小县城当中学教师,想改变我们的生活近况,辞去了原来正式职位的教师职业,考试报名法学研究生。可等到毕业后才发现,法学学科方向研究生早已人满为患。结果他不只失去了原来的工作,新的就业职位又找不到,最后只有加入到了待业的行列。“我仍然想找一份法务工作,但用人单位都要有工作经验,可唐僧取经前也没去过西天啊!”现在,他投了近一个月的简历,同时穿梭于厦门各大律所实习、面试,但招聘函仍然杳无音信,投出去的简历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现在几乎每所高等院校都设有法学专业,扩张式的专业设置与社会供需关系紧急失衡。法学看上去就业面广,就业门槛高、关口多,还必须要通过司法考试。各行业都可以涉入,公务员招人少,工作经验设卡,企业技能需要高,专业和职位需要不匹配。假如没做好综合剖析--将来就业困难程度、自己特征、进步规划、经济本钱考虑,非常可能面临巨大危机。

    金融专业:哪个说天生“衔着金汤勺”

    金融学专业,近十年来一直排名前十的热点专业,不少考生将它视为敲开将来生活的金砖而对其执著不已。经济学排名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率徘徊在5.8%,考试报名人数却年年激增。综合类大学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学所属的经济学院与光华管理学院,录取率也在6%左右波动。复旦大学的录取率更低,在3%到4%之间。可见金融学专业以其特有些金色魔力和职场融通性颇受广大学子的热爱。去年有媒体将各大行业的薪资做了排名,证券行业和银行业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更将金融学专业的考研热情推向新高潮。

    不少考生考试报名金融专业无疑是看好了大好就业前途。但“热点”不等于“好就业”,“好找工作”不代表“找好工作”。金融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在薪资收入方面差距比较大,这跟学校、导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与自己能力、实践经验紧密关联。

    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生王晓磊就职于国内一家私有基金公司,与电视上出入高端写字楼、满嘴中英文混杂的高级白领相比,王晓磊对金融专业却有着我们的一番解析。“金融专业其实并不可以保证毕业后能得到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或一份非常高的薪水。或许会比别的专业毕业生获得高收入的比率高中一年级些,但并没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夸张。大家有一个女同学毕业去做了空姐,湖南卫视还过去报道过我一位师姐去做了保镖。”

    面对金融专业的“虚热”现象,让大伙看到了金融学专业的种种误区。金融专业当下急缺的,一是可以充当领头羊的高级管理人才;二是精通外语、法律及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法律、咨询、中介和会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而有国际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更是一直匮乏。由此看来金融对金融人才的需要也渐渐愈加高档,更侧重那些有厚实常识基础和可塑性强的毕业生。正因这样,备考和在读的金融学研究生有不少是跨专业考试报名的,导师们也很欢迎这类跨专业学生。甚至有的金融剖析机构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剖析。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